誤區1
多喝水能稀釋酒精
有一些司機認為,喝酒后通過多喝水、抽煙、嚼口香糖等方式,可以通過酒駕檢查。民警提醒,這個想法是錯誤的,這些方法只能降低口腔內的酒精含量,而呼吸式檢測儀是通過檢測來自肺部的空氣。此外,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過程長達十多個小時,酒精含量會有從低到高再降低的過程,短時間多喝水不但不能降低酒精含量,甚至還可能使酒精含量上升。
誤區2
藥酒、保健酒酒精含量低可以喝
有不少司機認為,藥酒、保健酒是用來強身健體的,喝了以后開車不屬于酒駕,其實不然。民警提醒,飲用藥酒、保健酒甚至果酒等任何含有酒精的飲料,只要達到相關標準,都屬于酒駕。
誤區3
酒后騎摩托車、電動車不算酒駕
有不少司機認為,酒后駕駛摩托車、電動車不屬于酒駕,這也不對。民警提醒,根據相關法律規定,摩托車也屬于機動車,酒后駕駛摩托車仍屬于酒駕。此外,符合國家標準、不超標的電動車屬于非機動車,但是市面上絕大多數電動車都超過了國家標準,而酒后駕駛“超標”電動車仍屬于酒駕,同樣會受到法律的嚴懲。
誤區4
酒后挪車不屬于酒駕
有司機認為,酒后挪車沒有上路就不屬于酒駕。民警提醒,汽車發動并發生移動,駕駛員即處于駕駛行為當中,因此挪車仍然屬于酒駕,請廣大駕駛員不要抱有僥幸心理,飲酒后一定不要進入駕駛室。
誤區5
服用醒酒藥即可開車
不少網上熱賣的醒酒藥號稱20分鐘內起效,能有效降低血液內酒精含量,以應對酒駕檢查。民警提醒,服用醒酒藥可能會加快血液內酒精的分解,但是并不能保證立即起效,而且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,請不要鋌而走險做嘗試。
誤區6
酒量大,喝點沒關系
有的市民認為,只要自己沒有喝醉,就算不上酒駕。民警提醒,飲酒后血液內的酒精含量會不斷上升,酒量好的市民或許自己并不覺得醉,但只要達到相關標準仍然會被認定為酒駕。而酒量小的市民,喝一點酒或許就已神智不清,這時開車非常危險,因此一定要嚴格遵守喝酒不開車的規定,不要以自己酒量來判斷。
誤區7
喝了酒睡一覺就可以開車
民警提醒,血液內的酒精代謝需要一定過程,而這個過程需要多久,與時間長短、酒精含量、個人體質等都有關系,不同的人、喝酒的多少,其血液內酒精代謝的速度都不一樣。因此不要簡單地認為喝了酒睡一覺起來就不構成酒駕。